〈 返回

中国养老地产现状

2018/10/10 10:59:43    来源:i黑马

养老地产既有地产的商品属性,同样具有养老服务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在市场发展前期阶段,受政府法规和政策环境的导向影响较强。截至2017 年,涉及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超过100 项。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和养老产业地产的兴起,国家和各省市先后出台养老产业相关政策,仅2016 年就在20 项以上。各省市还相继颁布了政策的落实细则,不断完善我国养老产业的投资环境和产业扶持政策,以适应老年群体持续增长的养老需求。

养老地产分布现状

通过对近 40家国内领先的养老地产开发商的全国近 150个项目的调研,绘制了优质养老地产项目的全国布局图。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养老地产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川渝经济圈,形成 4个重要的养老地产集群,其他风景优美的宜老城市也有少量分布。就服务而言,京津冀、长三角区域项目更为丰富,服务也更为多元化。就优质养老项目分布统计而言,京津冀以自持经营项目为主,珠三角项目以销售型项目为主,成渝为旅游养老项目为主。

养老地产经营现状

通过对自持经营类养老地产项目的收费进行分析,高力国际了解到京津冀区域养老地产项目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产品服务,与之对应的月均收费区间较广—从 2,850 元到 30,750 元。整体京津冀市场月平均收费为 8,000 元。相比于京津冀和其他区域,长三角区域的项目月平均收费空间相对较为集中,同时整体市场月平均收费居全国最高,达 8,300 元。川渝区域由于优质项目较少,市场产品较为单一且多数集中于旅游类养老地产项目,因此自持经营类收费水平也较其他集群偏低。整体市场来看,空置率普遍较高,分别在35%-45% 之间。

养老地产面临的困境

政策落地难,观念差异较大,社会技术发展水平较低,成本过高,盈利模式未明确。

养老地产要从概念炒作回归到理性思考,从各种花式概念回归到老年生活服务载体的本质上来,回归到老年人的原始需求,即如何让人生下半场可以有更高质量生活的诉求上来。老年地产的核心是温馨体贴的适老化空间和应用设计,科学高效的健康管理,良好有序的家庭亲情回归,充实有趣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管理,科学丰富的营养饮食,高效严谨的应急反应体系。


查看更多

Responsiv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