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医疗大数据:一场利益与风险的拉锯战

2018/11/07 14:46:42    来源:亿欧网

数据是智能时代的“石油”已成共识。但医院数据开放飘忽不定,医院不知道什么样的数据可以给公司,也不知道风险在哪里。一位医疗大数据公司首席科学家对《财经》记者说,对于医疗数据如何开发、应用、共享、商业化等问题没有答案,业内都在探索。 或许根本在于,如何将数据应用于医疗仍是一个新鲜待解的课题。如何将不同的医疗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以产生有价值的应用,整个行业还没有吃透。现阶段,单是把知识结构化就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且需在数据安全、患者隐私、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寻求平衡。

「利益与风险的选择题」

尽管是医疗数据的“掌门人”,医院对可以开放哪些数据,开放到什么程度并不明确。《网络安全法》《刑法》等法规中厘定了医疗数据开放的“高压线”。如果医疗机构或个人在没有获得就诊者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擅自获取、公布、出售、非法提供等方式利用个人公民信息,情节严重的,涉嫌触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而在红线范围内,究竟如何进行数据的商业化应用,也不明确,因为关键点——医疗数据是谁的、谁有权利决定如何使用等不明确。在中国现行法律中,如《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并未对病历的权利主体作出规定。这样的模糊不清,在实践中演化成利益与风险的选择题,医院、科室、医生个人等都会权衡轻重。

「开放使用与隐私保护的平衡?」

将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三项删除,配备专门的人接收数据,并进行一定程度的物理隔离,在上述公司大数据事业部博士看来,企业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够了,如果不上升到惩戒层面,医生、医院和公司都没有动力去进一步做数据脱敏。

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开发利用,是整个大数据行业都面临的问题。

国务院2016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称,到2020年,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政策法规、安全防护、应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即强调“保护隐私”。医院是医疗数据的第一层,也是最重要的一层保护膜。上述《试行办法》中提到,各级医疗机构等责任单位要严格规范不同等级用户的数据接入和使用权限,并确保数据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规模化难题」

数据拿到之后,并非立即就能炼出金子,后续的开发和利用受限于医疗数据的质量、颗粒度、维度、宽度等的优劣,这取决于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医疗信息化系统被称为最复杂的信息系统之一,业内人士常用“蜂窝煤” 来形容彼此之间的相互独立。不同的系统难以互联互通,医疗数据开发难度高。

虽然2002年出台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规范了“商品化医院信息系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但现实中很少有医院能满足这一要求。黄枫分析,如此复杂的系统,又需医院自掏腰包,因而,究竟想达到什么成果,取决于院长的观念、经费、上级检查等多种因素。

高质量的数据昂贵。高质量的医疗数据既要完备,又要真实,两者缺一不可,取决于结构化病历或专科化的专业系统,这同时也会增加医生处理数据的时间。且不同专科、不同业务领域,形成医疗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很困难。现阶段,医疗大数据公司更多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服务提供商。在Latitude Health 合伙人赵衡看来,比拼的是更强的数据资源获取能力和更强的应用场景,最关键的是未来能否产生规模化的盈利。未来可能更多的可能是跟应用厂商合作,然后通过相应的一揽子服务,而不是单纯的数据服务。


查看更多

Responsive image